热点!00后拍摄死亡纪录片:在体验中学会与生命和解

红网   2023-04-05 16:51:38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□周姿娴(浙江理工大学)

近日,一部关于死亡的纪录片《最后一次告别》在网上发布引发网友热议。影片中,一位00后博主花费数月记录了各式各样离“死亡”与“离别”最近的职业,去参加农村的葬礼,去拜访见惯生死的白事乐手,去体验突然变成迟暮老人的感受。博主用大胆的、正面的、崭新的视角去看待死亡。(4月5日 中国新闻网)

“死亡”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很少谈起的话题,每个人既敬畏死亡,又害怕死亡。相比于“死”,我们更喜欢谈及“生”,如何生活?怎样活得快乐?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?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对于死亡,我们不能够闭口不谈。人生的尽头是死亡,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,如何正确面对死亡,如何调整自己经历周边人死亡后的心态,这是死亡教育的意义。

纪录片中,博主亲自参加了农村的一场葬礼仪式。人的一生很长,可以经历几十年的岁月,人的一生又很短,短到几个小时就能够办完告别仪式。从早到晚的12个小时,告别了一个老人的一生。

葬礼上并不只有眼泪和悲伤,白事乐手的存在,调节了葬礼的气氛。本以为白事乐手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不吉利的职业,但事实上,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。身为为生者驱散悲伤的人,选择这一份职业的白事乐手没有一刻犹豫过自己的选择,因为总要有人代替人们承担悲伤,直面死亡。

事实上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死亡教育。从生命教育成为大学“网红课”,打破对死亡话题的欲言又止,通过课堂引导大学生正视死亡,了解生命真谛,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;到90后入殓师穿寿衣直播,打破人们对与死亡相关职业的刻板印象,可以看到,如今死亡这一话题渐渐拜托了“晦气”的帽子,以更全面、平和的面貌走进大众视野。

正如网友评论所说,我们应该从儿童开始,普及死亡教育,让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死观,学会与死亡和解,让社会大众更好的认识生命,从而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。死亡对于我们来说,有时很远,有时又很近,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活在当下,去拥抱、善待自己爱的人。